人们常用的学习方法
人们可能会反复阅读材料,或者用笔画重点,尽管这也是学习的方式之一,但是从来没有研究结论支持这种学习效果很好。有的人觉得通过运动的方式学习更有效,而有的人可能通过视觉信息学习效果更好,然而超过80%的公众都相信不同的学习风格确实存在。
已证明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大量的文献证明,反思某项技能、跟踪学习进度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很少有人采用。学习活动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规划,需要反思。一旦人们懂得如何学习,将会更高效、更深入地学握所学的专业技能。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一套理解事物的体系、一整套的思维方式。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理解一套有机结合的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 人们决定学习某项专业技能的时侯,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关系,比如,弄清楚因果关系,看懂类比与相似。最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对某一事实或者观念的思维方式。
学会如何学习的意义
学会如何学习意味着拥有了一项终极生存技能,这是现代社会超越其他一切技能的关键能力。因为一旦学会了如何学习,你就可以学习任何事物。对一个社会而言,我们需要更丰富的教育形态,使信息和知识能够共同作用,并培养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统化的学习方法
价值感: 如果我们本身不想学,那么是不太可能学会的,也就更谈不上精通了。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打算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价值的,而且必须能发现其中的意义。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赋于某种事物具体意义的过程,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动机是掌握任何技能的第一步。我们尝试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就要开始逐渐理解该项技能的显示意义。
目标: 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才是最关键的。我们需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并且设定阶段性目标。
提升: 某些形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比其他人取得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这个学习阶段,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从而提高技能水平。
实践: 在这一阶段,我们在掌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把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借此充实我们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要加深对知识与技能实际意义的理解。
融合: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把所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明白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学习目的方面,了解某一个具体细节或者一个步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细节或步骤如何与其他部分互动。
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错误或者过度自信,所以我们需要回顾和反思,重新审视我们的理解,从反思学习过程的活动中有所收获。
主动学习,多问自己问题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越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收获就会越多。如果你在阅读一段文字,那么问几个问题: 这段文字讲的是什么事情?作者希望表明的观点是什么?这里有没有看起来说得不清楚的地方?
别忘了审视一下你自己的思维过程: 你真的看懂了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是会忘记某些部分?在这方面,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实际上,我们总会忘记某些事实和细节。据估计,我们一小时就会忘记所学内容的一半,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以后,复习一下所学内容。你很容易发现,只要多做些辅助记忆的提示卡片,学习效果就可以提升30%。
学习会受情绪影响
情绪因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通常认为学习是纯理性的,是深层的逻辑和推理过程,然而我们的大脑却不是这样工作的。掌握某项技能,既是认知性的也是非认知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所学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学得会。就好比一台机器既需要润滑油也需要燃料,才能运转正常,我们的大脑也一样,既需要理智也需要情感,才能保持高水平的运行。
类比学习方法
为了学习某项专业技能,我们还需要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有效学习的本质就是要看到一个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 有没有哪些类比可以帮助解释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与其他领域或其他课题有什么联系?比如,你在学习物理学中的黑洞概念,你能想出哪些相似的概念?黑洞和下水道通水孔相似吗?黑洞像瀑布、像垃圾桶吗?
价值感和意义是人类创造的本能
意义的作用根植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精密复杂,意识就像一个导演一样,会创造一些台词、一些理解和一些含义。比如,当走进一个从没去过的房间,你可能立即会想象一种有意义的场景,解释这个房间的用途。如果房间宽敞,有一张干净明亮的长桌,你可能会想象这是个会议室;如果地上放着几个杠铃,你很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健身房。在二维图画上,我们也会产生这种视觉错觉。有时候从一幅画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年轻女士,有时候看到的却是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但我们总是会看到一些有意义的图像,而不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线条。
这种现象不是我们的认知偏好,因为意义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人们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这种带有一定意义的存在感是审视世界的一个独特角度,是一个思维的框架,是一种既可能让某个事物显得不可或缺,又可能认为它完全无足轻重的态度。说到底,价值感才是我们学习的终极动力。我们乐于学习某种专业技能,是出于价值感带来的强大动力。
主动发现事物的价值感和独特意义
意义不会主动找上门来,而是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例如一个实验让高中生写一写科学对他们未来生活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引导问题让学生主动发现科学意义。
动力 = 一系列的付出(即完成某一任务所需要的努力) + 对目标的期待(即对自我效能的理解) + 价值感(即事物的意义),最后一项因素通常最为关键,是这个因素决定了“我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
仅仅告诉人们某些东西很重要是远远不够的。研究发现,单纯告诉人们某些事物很重要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威胁或者过度干涉。
事实上,人们需要自己发现事物的意义。价值感是一个人自身对事物的感知,对知识与技能的感知,是在所学知识与自身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霍利曼教授认为,价值感是一种机制,它的工作方式是促使人们思索“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
优秀的公众演说家或者一个好的解说员,会让他们的演讲材料与听众紧密相关。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就有这样的魅力。如果演讲题目与马尔代夫有关,像克林顿这样驾轻就熟的演说家一定会问问听众有没有去过马尔代夫;如果演讲内容涉及战争冲突,他会问问听众有没有亲戚曾在军队服役;如果谈论类似IT(信息技术)工具这类的话题,他可能引导听众想想自己所使用的电脑。
霍利曼的这一观点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经历过或者即将经历的事情,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针对学习,我们的动力在于想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我们希望通过弥补自己的知识差距来理解事物在世界上的存在价值。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是一个自我激发的过程。
学习微调
学习微调是针对所学习的专业技能,深入挖掘其长远意义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就是要问问自己:学这个专业知识对我有什么价值?如何让所学的知识与我紧密相关?在实际生活当中,如何使用该专业知识?
学习微调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这个办法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动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关注点,我们不能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有的时候,尽管不喜欢,我们还是不得不掌握一些技能,有时候还得学习驾驶汽车,或者精通公司的一款软件。
学习需要一定的自由度
我们通常需要一些空间来寻找自己的价值。大量研究成果证实,给学生一定的把控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一组高中生对自己的家庭作业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另外一组没有任何选择。研究结果显示,有自主选择权的高中生具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也更好。
尝试和探索,寻找价值感
为什么人们在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会有一种幸福感。因为我们在寻找事物根源的过程中,引起愉悦感受的多巴胺水平会上升,从而产生愉悦感。这一观点的反命题也同样成立:抑郁情绪通常源于感到世界毫无意义,其典型的外在表现就是缺乏探索行为。
动机或者价值感就像理性一样,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感受,我们热衷于探索寻找,完全出于人类的本性,我们花费几个小时从一个网站跳转到另一个网站,不单纯是浪费时间尽管很多时候确实在浪费时间,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带给我们一段短暂的愉快感受 。 这类探索的行为和发现的过程,是我们学习活动的第一步。为了形成一种价值感、产生一种热烈的愿望,我们会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总是希望看看有什么东西既符合我们的兴趣又对我们有价值。
价值感使场景化冲动转为深层冲动
场景化冲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需要学习什么内容是有一定意识的,也会产生一种渴求,产生了一种场景化的冲动,这种场景化的冲动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活动的诱因,我们都非常熟悉,这种多巴胺引起的冲动可以由闪耀的图像、响亮的声音或者两只猫咪的视频激发而产生。这类冲动可能会比较持久,比如,我们一上午都在看“40件让你感到衰老的事情”,并查看了文章中所有的相关链接,直到我们对这个题目失去热情。但是通常而言,这种冲动都非常短暂,它转瞬即逝。我们的精力马上会被下一件事情所吸引,可能是因为一声钟鸣,也可能是因为一串刺耳的哨声。
深层冲动:如果把场景化冲动比作诱饵,那么深层动机就是一个陷阱了。这种冲动根源于人性,是一种形态更复杂的价值认同,这种冲动促使一个人可以花费数十年时间研究有机化学或者练习击剑。那么,场景化冲动怎样才能转化为深层动机呢?这就要回到我们前面谈到的价值感这个概念。归根到底,只有认为”值得去做”才能让深层动机形成完整的闭环,或者说只有“意义”才是个人内在驱动力的界限。某种意义一旦被人们发现,那么它就会变成一种非常隐秘的动机。第一阶段,冲动一开始都是来自特定的场景的刺激。 第二阶段,人们会从一个话题中发现其中的价值。 第三和第四阶段,冲动通常会变得越来越内化。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对这个话题给充分的关注,那么对它的兴趣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形态更为丰富的动力。
社交联系对学习活动影响
像许多与价值感和意义有关的事物一样,我们对归属感的需求通常也会被忽略。部分原因是社交活动中的这类信号通常是比较隐秘的信息。社交的融入感、自我价值感,一般都不能明确说出来,而是会通过一些比较隐蔽的方式传递出来,比如说话的口音、语调、肢体动作等。
社交联系对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激励因素。如果人们缺乏社会归属感,通常也会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也会差一些。更具体地说与好朋友一起去上课的学生,通常比独自上课的学生成绩会好一些。这一现象也解释了为什么做出公开承诺,对人们的行为有那么显著的影响。我们注意到,当人们把准备做的事情告诉朋友后,他们更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坚持做完。
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给学习活动带来的影响,超过一般人的想象。想象一下,像哈佛大学这样严格择优录取的学校,人们一般认为这类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其他学校有着巨大差异,学校的教师、教材、硬件设施都是优秀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至少哈佛大学的宣传册解释说,这是哈佛大学学费之所以这么昂贵的原因,因为学校要为最好的教师、教材和硬件设施支付大量的费用。
大脑运作方式
人的大脑运作类似于一套道路系统,道路系统包含了高速公路、城市街道等。这个比喻一方面可以提醒我们,一条简单的小土路是很容易开辟的,铺设小土路只是一个简单重复的过程。学习活动也是这样,基本概念是很容易掌握的。另一方面,道路系统的比喻还强调了一点,专业技能是指大脑理解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这一比喻看到了专业领域中各种错综关系的能力。换句话说,专业技能是看到各单项技能和知识领域之间相互联系。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更有助于掌握知识
过去几年里,把学习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研究工作改变了人们对专业知识习得过程的传统看法。在最近一项较大规模的研究项目中肯特州立大学的约翰・丹洛斯基和他的同事发现,画重点的方式对学习帮助不大。原因在于,画重点并没有充分促使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再现这些知识。同样,反复阅读效果也很有限,因为它并没有充分激发人们的思维活动。究竟什么方法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呢?丹洛斯基认为学习中最有效的办法是那些能够让人更加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比如自测、自我解读。他说:“这是我们大脑的基本工作模式,学习并不是单纯记忆这些知识,而是要领会知识的内涵。”
这就是为什么思维活动的方式有助于领会内函。这种方法帮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通过掌握细微差别,最终改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可以说,主动认知活动不仅让人们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为牢固,还让人的理解更为深入。比如,对于学习英文字母的孩子来说,进行手写练习比单纯识记或键盘打字更易形成系统化的理解。通过手写,孩子们对字母如何组合成词汇会产生更深一层的理解。研究显示,他们将来的阅读速度也明显更快。
学习意愿决定思维活动的积极程度。在挖掘一个专业领域重要价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必须有主动发掘的愿望。 否则,即使我们采取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缺乏学习意愿,最终也仍然无法学会这项技能。
如何深入理解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当人们学习某种专业技能的时候,需要留意那些细微变化。为了能够熟悉某个专业领域,我们需要知道这类专业知识的源头以及现在的最新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寻找差别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兰格认为,“高度警觉就是指能够注意到新的变化”。兰格建议人们对学习活动应保持一种探索的心态。如果你为了学习ー门课程而需要读一本书,不要总是想着考试结果,那样会让你的学习经历痛苦而沉重。你完全可以选择书中对你有实际意义并且能够引起你兴趣的内容来学,这样学习成绩会更好,而且学习过程也更加愉快。
短时记忆的缺点
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记忆空间模板,用来存储人们需要短时记忆的信息。这一空间极其有限,因此我们的大脑只能同时处理三四个事项,短时记忆真的太短了。(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的大脑存储长期记忆的空间却非常大,可以在这个空间内保存老朋友的模样、儿童时期的争执、各种专业知知识等。)大脑的记忆空间模板如同一个很小的草稿板,短时记忆就像一个狭窄的通道,任何大东西都进不来,海量的信息都被挡在了外面。我们可以把短时记忆想象成个拨号上网的调制解调器,速度既慢又不稳定。为了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聚焦学习目标。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我们需要把它们分解成我们大脑能够消化吸收的片段,然后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分散的信息片段上面。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把专业知识分解,使之可以通过短时记忆的狭窄通道,并存储在长期记忆的大脑空间里。这种观点还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从事学习活动的时候不能多任务并行。听音乐、开车、写计算机程序都会拖累短时记忆,从而造成我们的理解能力下降,甚至在演示文稿的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都会干扰我们的学习活动。
多数人还是在一次学习活动中想学得太多,这种挑战最大极限的学习方法容易造成信息超载。有人可能觉得,可以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看一个演讲(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或者想一次就搞清楚一个复杂的概念(通常这也是做不到的)。这种认知超负荷的情况在耗时较长的事项上也会发生。比如,长时间的谈话、会议或演讲都会损耗短时记忆,会堵塞大脑中短时记忆通往长期记忆的路径。正因为如此,露丝・科尔文•克拉克这样的专家都会坚持认为,成年人的学习课堂绝不能超过90分钟,因为我们的思维耐力不能支撑超过这个时间的学习活动,而且,我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思想情绪。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就解释了为什么焦虑情绪对获取专业技能如此有害。当感到有压力或恐惧害怕时,我们就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这时我们的情绪占据了大脑的记忆空间模版。
长期记忆的重要特性
我们的大脑会在长期记忆的部分创建一些模板,用来储存我们的既往经验。更确切地说,我们的大脑会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绑定”起来,利用旧知识帮助理解新知识的含义。所以,我们在短时记忆中接收到信息之后,会把这些信息传送到长期记忆空间,在那里,这些信息与更广泛的背景知识相联系,以更深的理解方式存在。
知识与长期记忆还有很多重要的特性。实际上,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内容和认知是相互支撑的,“记忆是思想的痕迹”。这里有一个富者更富或者叫贏者通吃的逻辑,如果我们建立了张知识网络,那么在这个网络基础上添加新的知识就更容易了。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西班牙语水平,那么最需要了解的知识就是西班牙语知识。这个观点逆向来看也是成立的:如果你不会西班牙语,开始学习西班牙语的最好方式就是从学习西班牙语的基本知识开始。对每个人来说,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明确学习某一专业知识的背景知识有哪些,这一点有时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要想学会抱膝跳水的技术,不会游泳显然是不行的。但是更为典型的情况是答案没那么明显,这时候就要问问自己需要先掌握哪些技巧?这个专业领域是否需要我先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才能开始学习?所以“内容为王”这句话,放在学习上非常贴切。
基础知识重要性
一对一辅导确实有效,因为辅导工作是在我们已知的知识基础上展开的,辅导人员把新知识调整到我们已有知识可以接受的程度,把这叫作“知识效应”。总之,如果你对某事物一无所知,那么学习它就会异常艰难。这个观点在任何一个领域都适用,不管是数学、艺术、木雕还是其他领域。没有一些已有知识,就没法进行一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正如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所说,基础知识和基本事实是达到更深层次理解的第一步,我们学习任何新知识都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
学习活动需要找到最佳的机会窗口
学习的窗口是始终变动的,它是一个始终变化的目标。一旦我们掌握了一项技巧,就需要转向下一项技巧。那些精心设计的电子游戏就是这样做的,玩家总是需要一点他们还不具备的技巧。游戏的每一级设计得都比前一级难度大ー点点,正是这种不断提升游戏技巧的诱惑,让人们沉迷于游戏中反复磨炼自已的技能。我们都需要把学习目标设定得略微超越我们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学习上,我们总需要比以前更加努力那么一点点。
关联已有知识方式——自问问题
有效学习的范畴超越了学习内容自身,或者更严格地说,在学习活动的初始阶段,我们就希望建立起知识的关联性,磨炼我们的思维技巧。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专业技能和记忆都不是线性事物,它们更像一张逐渐蔓延的网络,里面有各种连接和汇聚的节点。
几乎每个专业人士都会逐渐形成迅速分辨出哪些是重要内容的技巧。不管是飞行员还是建筑设计师,也不管是棒球运动员还是音乐家,专家们都是以一种更为融会贯通、彼此关联的方式进行思考。他们大脑中那些长期记忆的内容是建立在知识的关联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孤立的特征上;是建立在知识体系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堆砌的事实基础上。因此,他们看起来特别神奇,就像一个个“行走的数据分析仪”,能够通过问题的表面特征识别出深层的核心题。一个重要启示:我们必须把理解某一专业的基本逻辑作为一个学习目标,并借此搞清楚专业知识是如何按照基本逻辑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在学习一门专业知识之前,先把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写出来。这种“写下来”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事实因素的关联上,而不是集中在孤立的事实因素上。把已知内容写下来,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做好准备,以便在下一步专业学习里建立更多的连接,对专业知识进行更系统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理解。
实际上,能够高效学习的人,都是经常在头脑里问问题的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在头脑中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事情是如何与其他概念相联系的?在格雷泽研究家庭用品的案例中,那些问“为什么”和“如何做”的人,明显比那些不问问题的人对这些物品的理解更加深入。
专家是如何做到无意识的运用专业知识的
专家对自己解决某个熟悉的问题或者完成一项熟悉的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只能清晰地描述出30%左右,剩下的部分完全是“自动的、无意识的”。也就是说,这些专家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在他们实际的视野范围内,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懂得了这么多,这些超出视野的专业技能已经完全变成无意识自动的一部分了。这又再一次清晰地说明:我们无法让一个专家把某些问题解释给我们听,因为他们也许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缺乏充分的意识;我们也无法通过阅读维基百科将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达到深度领会的程度一一维基百科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没有关于专业思路和推理过程的解释。
即使专家能够一次性清晰地把所有专业知识都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也接受不了。如此大量的信息一次性地丢给我们,我们的大脑早就超负荷了。然而,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我们就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信息穿过我们短时记忆那个“意义”的狭窄通道,使新知识不断加入旧知识体系中,一项技能支持着另一项技能。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我们的长期记忆逐渐发挥作用,从而使我们日益精通这个专业领域。专业技能如果经常运用,最终就会变成无意识的自动行为,这种无意识的自动行为释放了思考空间,于是我们就有余力利用短时记忆从事更多的学习活动。
元认知
- 元认知概念
元认知,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关于思考的思考,这对于如何设定我们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元认知,更详细的解释就是,搞清楚我们的大脑是如何理解事物的。也可以说,元认知是要掌握如何从思维活动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对人们的认知行为多一点了解。从某些方面看,元认知是随时发生的。当你在一个重要讲话之前,疯狂地翻阅课堂笔记的时候,这也是紧张的元认知行为;嘴里一边念叨,一边想根据发音口形想起一个高中同学的名字时,还是在进行元认知。
- 元认知组成部分
元认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元认知的规划部分,即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吗?第二部分是元认知的监控部分,即我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学习这个概念吗?我取得进步了吗?为什么我要做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呢?这种元认知对专家来说是手到擒来的。当一个专家处理某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对这个问题的构成进行很多思考,他们会考虑给出的答案是否合理,会反思自已是如何得到一个答案的。这里的关键不是把元认知当成专家独有的思维技巧。研究表明,初学者与专家一样需要这类元认知,也就是说,我们越早提出元认知方面的问题,就能越快地掌握新技能。
- 如何启动元认知活动
在学习活活动方面,人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能尽早地启动元认知活动。我们还不够努力尝试理解未知事物,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又过于自信。问题并非人们左耳进、右耳出,而是没有花时间去深思,也没有迫使自己去理解这些事物。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元认知具体化成几个引导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我对哪些地方还迷惑不解?我有没有办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这类引导性问题的作用非常强大。对于学习活动来讲,元认知通常比天生的聪明重要得多,威茵曼说:“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占25%。”
写作活动是一个非常恰当的元认知的例子。因为在组织一句话、一个段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这些关键的元认知问题:谁是我的目标读者?他们能理解我的文字吗?我需要解释哪些内容呢?这也是写作成为整理思路的一种有效方式的重要原因。因为写作活活动会强迫我们思考自己的观点,评估我们的论述。 人们在阅读一段文章之前,如果能够问你问这类元认知问题,即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他们阅读文章的收获也会多很多。
情绪体验对思维活动的影响
元认知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元认知对我们的情绪也一样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活动中,我们需要管理我们的情绪。如果元认知能够影响思维的规划并监控思维的过程,我们同样需要用元认知来引导我们的情绪体验。当从事学习活动时,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感觉如何?这项学习任务是让我感到沮丧还是感到害怕?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是,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很深层的情绪活动。情绪体验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学习新技能的能力。我们一般会认为,学习活动中的情绪化问题只发生在孩子身上。情绪体验在成年人的学习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体验通常会影响人们决定学习什么专业内容。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方向表明,情绪体验构成了我们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基。我们的形维与感受是交织在一起的,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很难分辨出可种学习方法是认知类的、哪种是非认知类的。
在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方面,情绪充当了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情绪就像门卫一样,会告诉我们是否应该启动后续的分析推理工作,情绪是推理活动的重要一环。思考和情绪体验还有更深一层的联系。问题的根源还在我们的大脑。我们的神经系统并不是像汽车发动机那样包含一些分散独立的部件,恰恰相反,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充满各种联系的海洋,是一大堆互相交织的组件,人们经常会反复使用大脑的同一部分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社会因素引发的痛苦感受和身体上的痛苦体验,是同样的大脑回路在发挥作用。与此类似,情绪上的痛苦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反应与身体上的痛苦引发的神经系统的反应部位也是相同的。所以,大体上说,孤独带来的痛苦经历与割伤手指的痛苦没什么不同。归根到底,多巴胺物质激发的幸福感,无论来自解数学题的活动还是来自与朋友的良好沟通,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身体与意识、情绪与思维之间这种联系,有助于解释假想算盘心算法的有效性:当人们用手指的细微动作进行运算活动时,所激发的大脑回路与他们实际进行那项数学运算所激发的大脑回路是一样的。哈佛大学的内翁•布鲁克斯认为在心算过程中,手指的动作在帮助大脑进行思考。根据专家的解释,手部的动作会促进大脑的思考,把大脑的工作负载转移到手指上,把身体作为信息记录的一种载体。换句话说,在那个很短的时间里,手指充当了意识的一部分。
情绪管理必须考虑社会因素,当从事学习活动的时候,我们必须在社会支持和社会压力之间寻求平衡。
自我效能是进行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
情绪也有不利的一面,强烈的情感会让我们无法投入学习活动。如果情绪上感觉很不舒服,我们就不能投入专业技能的学习活动;如果感到压力大,我们的头脑就没办法安静下来。不断有研究项目表明,情绪体验也可能会降低学习效果。悲伤、压抑,甚至只是身体不适,都会让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困难。那么,该如何调整我们与学习活动有关的情绪呢?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感受并对学习活动做出规划呢?心理意象的强大力量依然来自大脑内互相关联的这个本质特征。身体与意识的深层关联解释了为什么心理意象能够产生如此显著的效果。想象一种体验与真正地参与体验,其实真的差不多。心理意象效应让泰勒获得了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信赖,是一种一定会成功的感觉。自我效能对学习活动中的情绪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它是管理个人感受的一种方法。
自我效能与单纯地感到自信是不同的。自我效能不是自尊,它是一种围绕着一件具体任务而形成的“我一定能够完成”、“一定能够做好”的坚定信念。对成功的期待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如果我们相信能够完成某一任务,那么就更愿意付出努力。从更高的层面上看,自我效能更能让我们达成目标,并对结果感到非常满足。同样重要的是,自我效能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让我们更以目标为导向,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这样看来,自我效能对学习活动必然遭受的挫折是一个有效的缓冲。当我们知道自己一定能够完成的时候,就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强忍悲伤,坚切不拔,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如何克服负面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我能做好吗?我会失败吗?万一我搞错了怎么办?难道我就不能干点别的吗?班杜拉认为,这类想法和情绪会迅速侵蚀我们的学习能力,也会妨碍我们的短时记忆。这些想法和情绪很典型,也很正常,但是过多的话,就会把人切底摧毁。应对这些想法和情绪可以有很多办法,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把计划写出来,做一个长远规划,帮助我们保持动力。从这个角度看,学会如何学习基本上就是把学习看成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设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标,寻找实现方法等具体任务。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无可辩驳的,几百个研究项目的结论都证实了:具有清晰目标的人比那些只有模糊愿望的人,如“好好工作”,学习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设定目标,我们就更有可能实现预期目标,过于模糊和遥远的学习目标可能会适得其反。人们如果设定一些清晰且可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就更容易达到目标。
刻苦努力是学习活动的核心
我们需要相信刻苦努力,我们首先要明白学习本身是困难的,而且,身边人也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为了应对学习上的困难和所要付出的刻苦努力,我们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
我们既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严格的目标,对过程中的刻苦和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也需要在情绪方面预留些空间应对我们非常社会化的一面。如果人们自己都不觉得可以从事学习活动,那么就真的没法进行学习了。头脑清晰非常关键。学习就是要搞清楚我们要学的究竟是什么,想明白我们打算怎么学。我们做好学习准备了吗?我们对该领域有哪些了解?我们下一步具体会学到什么内容?这些目标明确的元认知问题在我们准备学习某一专业技能之前是非常关键的。而更为结构化的教学形式,对于那些对所学领域仅有一知半解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在情绪上也是正反馈的。当我们懂得越多,我们就越自信。从认知的角度讲,学习就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我们理解得越深,就越需要开放式的学习活动。我们对某一专业知识越精通,就越需要在新事物的真实场景中常侍应用我们的知识与技能。
精益求精
学习需要积极反馈才能做到有效监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且不断试错的过程,善于调整学习时机,做好情绪管理,始终把关注点放在精通专业技能这一角度上,精益求精指日可待。
我们需要了解提高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学习活动的下一个重要阶段。一旦我们搞清楚要学什么和怎么去学,就应该立即进入提高专业水平的阶段。确切地说,我们必须进入一个反馈闭环,按照一套结构化的方法来磨炼我们的专业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阶段性测评
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阶段性测评非常关键,我们在学习中需要有目标导向的反馈意见。培训专家安德斯•埃里克松认为,很多反复练习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因为这种练习不是专门针对学习内容的监控活动,也不是有针对性的纠错活动。他说:“由于没有清晰地认识到需要提升具体哪项能力,以至学习活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在做事时多少都有点机械。不管是踢足球还是做脑外科手术,都会很快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或者一种不过脑子的行为习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监控的办法那么强大。监控意味着我们要脱离机械模式,并问自己:我这样做对吗?我这样做犯错误了吗?我能做得更好吗?当我们跟踪记录自己的表现时,我们的行为模式也会显现得更清楚。
强大的学习反馈形式
毫无疑问,反馈意见本身也有问题。首先,反馈意见不会太深入;其次,好的反馈也不一定能告诉你究竟如何去做,你还是需要自己深化学习活动。一般来说,有帮助的反馈意见会提供一些指导,帮助我们改进提高。掌握某种新的专业技能之前,你需要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技能,以及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还有一种比监控更为强大的反馈形式,这种形式需要来自外部的某种评价或者纠错行为。
学会思考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反馈
关于反馈与学习过程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一一每个人都需要答疑解感。为了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需要理解自己为什么会犯错、错在哪里,需要获得针对自己思考过程的反馈意见。这种反馈在提高专业技能方面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学习专业技能、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在一个新的场景下,能够采用一种新的推理模式,并形成一种新的理解。
哈蒂认为,尽管提供纠正错误的反馈很重要,但是有效的反馈绝不仅仅是提供纠错信息。哈蒂和其他专家都认为,当反馈可以给人们提供新的推理方式,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思考方式时,这样的反馈才最有效。哈蒂在书中道:“能够有效解决错误解读的反馈意见,就是最强大的反馈意见。”
学习的过程免不了痛苦挣扎
既然提高技能要从反馈开始,那么我们注定需要刻苦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免不了会挣扎,毕竟,所谓的反馈就是要发现我们行为中的错误。当然这不是大众普遍对学习的理解,多数人都梦想着一种轻松自在的提升自我的方式,我们希望学习活动简单明了,就像吃麦片或者丢垃圾那么简单。坦率地说,世界上不存在不需要付出努力的学习方法。为了学习新技能,我们要准备好不太舒适、精疲力竭、常常有点一筹莫展的感受。学习活动研究领域的专家几乎都认同这一观点。丹尼尔・威林厄姆在书中记载,他的学生经常处于挣扎努力的状态中,因为思考本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认知心理学家鲍勃・比约克宣称,专业精通的水准就是“迎难而上”造就的;培训专家安德斯・埃里克松把训练称作“艰苦的工作”。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都认可这一观点。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徳曾经说过:“学习不是娱乐,它时常伴随着痛苦。”我们讨论了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受认知痛苦的两个原因。首先,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其次,正如珍妮特・梅特卡夫所说,良好的学习活动没有舒适区。
学习专业技能需要重复练习
为了磨炼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我们需要多次、以不同方式实际运用这些技能。这在专业体育运动方面非常常见。没有人第一次打网球就可以学会上手发球,也没有人一个下午就能学会撑竿跳高。
许多年前就在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这一观点。纳托尔证实,如果人们希望真正掌握某一事物或概念,那么需要接触这个事物或概念至少三次不管学习什么内容,无论是数学、地理还是晦涩难懂的市政管理课程,人们需要至少看三次这些内容才可能学会。纳托尔说:“如果信息不完整,或者不能在三个不同的场景下体会这些信息的真正含义,那么学生就无法真正掌握这些概念。其实即使练习三次也不一定够,三次只是最低要求。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把同样的知识或者技能重复很多次,最终把它变成一种习惯才行。
提取练习,让知识关联起来
试图回忆信息内容比反复阅读信息内容的人, 展现了更高的技能水平。在学习活动中,提取练习通常又被称为“测试效应”,因为提取练习就是自问“刚才学习过哪些内容”这样的问题。然而从许多方面看,提取练习比一般的测试要深刻得多,主要是因为提取练习是分步回忆所学内容,针对自己的提问,确保这些知识可以再现。提取练习不同于做多项选择题,不是从给出的几个答案里做选择,而更像是在头脑里写一篇三句话的小论文:首先回忆大脑里的内容,其次总结概括一下,最后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提取练习看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我们主动把学到的知识编织到我们能理解的意义网络之中,来辅助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
提取练习可以确保我们掌握记忆当中的知识,它迫使我们对这些知识建立关联,从而使知识记忆更为持久。当我们想从记忆这个纸箱子里寻找物品的时候,我们所收集的那些内容就被更为持久、更为紧密地编织到我们的神经节当中,构成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正如施瓦茨所说:“提取练习不断地提醒我们、告诉我们,这些内容存放在记忆的哪个位置。一旦经过提取练习,这些知识就更容易被找到。
大脑是如何应对学习时机的变化的
当我们努力的去学习新知识时,其实大脑也在挣扎,这种大脑挣扎是有好处的。实际上,从神经医学的基础层面看,如果我们的大脑坚持不懈地要掌握某些新技能,会促使我们的脑神经回路发生变化,从而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
这个认识对于理解如何提高专业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大脑中的神经节点比我们曾经认为的数量少得多;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不是从出生就固定不变的,我们的思维能力也不是预先编排好的。很久以来,人们观念里有一个“关键时期”的概念,认为我们只能在一生中某个特定时期掌握某些特定的技能。实际上除了几项特别的技能以外,我们可以在一生当中的任何时侯掌握任何技能。
我们的大脑构建新白物质结构是为了应对思维上的挣扎,当我们的现有知识和我们所从事的事情之间有较大差距时,大脑就会调整自身结构来应对这个问题。德国一组研究人员最近设计了一种新的解读方法,他们说当“需求”超过了大脑的“供给”,我们就会构造新的神经结构。胡先生认为人的大脑会对学习时机进行响应,比如面对困难的时候,大脑会发动起来应对这种场景。胡先生解释说:“这就是你的大脑在提高应对这种场景的水平。如果某些练习你做得比较多,大脑就会认为“这是重要的内容”,于是它就会自动形成提高处理能力的策略。
犯错会促使我们深层理解
有关学习,研究人员并不总是相信错误的力量。挣扎也不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情况,因此,从消极的行为模式的角度来看,错误就是错误。他们认为,错误只是说明人们学得不对,而犯错是说人们哪件事做错了。
现在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理解并不是一成不变地从一个大脑传送到另一个大脑里。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储设备,也不是一个带锁的盒子,更不是一个记忆的仓库。实际上,理解意味着搞清楚概念观点的真正含义,并付诸实践。因此,犯错不可避免。这种观念在提取练习上体现得非常清楚。如果你经常问自己问题。错误还有助于形成一种意义,这一点也很重要,错误可以帮助理解。
当人们发现自己犯错时出现吃惊的时刻,就是学习的契机,就是对原有理解的一种修正。我们犯错误的时候都会寻找某种意义,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学习。这种观点又回到了我们前面把大脑看作一个盒子的比喻。如果出现错误,而且是个明显的错误,我们会在大脑的盒子上画一个明显的“×”。我们在大脑中会提醒自己:这个要记住,这很重要。当然,出错带来的问题是不可否认的。没人喜欢犯错,犯错会引起一种明显的痛苦、羞愧和低迷的感受。不管是拼错单词这种小错误,还是犯大错,都会困扰人们很久。从这个意义上讲,错误会让我们反思我们是谁,也可看作是对人的本质的挑战。
学习活动需要犯错,错误对于培养专业技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令人迷惑的错误是永恒存在的。你必须对失败极度宽容,但我们最终都认识到,人们犯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无论你是不是从事学习活动,错误总会发生,即使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人。不仅如此,错误是人类思想的核心要素,它处于任何新思想得以产生的核心地位。要学习和掌握一种专业技能,就一定会犯错,这是达到深层理解所必需的。
人类的智商在不断持续的提高
我们有时甚至忘记了只有学习才能带来智慧,智慧和天赋这两个因素是深度交织在一起的。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的智商评分持续升高,很多专家认为这是学校教育带来的结果。经济学家卢德格尔·沃斯曼说:“智商测试结果不断升高是人们天生的资质和外在学习活动相结合的结果。”
学习过程中如何应对负面情绪
由于有关毅力的科学研究时间尚短,人们面对错误、挫折、失败和失望带来的负面情绪需要更多的应对方法,我们需要一种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说,学习过程也是情绪管理的过程。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感受,那么就会有更强大的适应能力。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我们就可以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一旦给自己的感受贴上标签,我们就可以开始思考这种感受。通常这类情绪管理需要一种自我鼓励,我们需要对自己说说话,在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给自己鼓鼓劲儿。
人们在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时,对学习内容的难度期待会不断调整,如果出错或者处于挣扎努力中,那就要告诉自己:“这很正常。”西恩·贝洛克的做法更为激进,他建议人们给自己施压,强迫自己犯更多的错误。“不要显得那么无助。”贝洛克说。比如,害怕在公开场合说话的人,就要在大家面前多说;数学不好的人,就要做更多的数学练习,哪怕是在餐厅计算小费都是一种练习。这并不是说人们不假思索地称赞刻苦练习有什么不妥,也不是说犯错和不屈不挠的品质本身就是好事。德韦克只是强调说,人们需要在赞美的时候,把所称赞的素质和最终的结果联系起来。比如,告诉别人:“看看你练习的效果多明显!”或者说:“做得好,你的努力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
以个人外在表现为核心的危害
实现技能的精通和追求外在表现并不是实现学习目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具体的场景、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个体都会造成差异。问题在于,以个人外在表现为核心的一切尝试都会带来危险,因为那会让任务看起来是个威胁。在这种视角下,在任务中获胜则万事大吉,我们也会觉得自己聪明、顽强、有力量;一旦失败了,就没有回头路了,我们会认为自己又笨、又差、又无能。更糟的是,以个人外在表现为核心的做法,让我们更容易受到其他危险态度的影响,也更有可能落入自己身上标签的窠臼。
如何判断一个学习者的专业技能水平
判断一个学习者水平如何,就是要看他是否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是否有新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始终保持创造性,才能保证知识的精进。
专业知识在应用中怎样进一步得到深化的
学习,尤其是一种丰富形态的学习,是知识的拓展,是专业领域的扩张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就体现了长期记忆的性质。关于长期记忆在学习过程的作用,我们仍然用道路网络来做比喻。我们以熟知的道路网络为基础,选择一条不同以往的街道,了解这条路通向哪里、有哪些交叉点,那么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记忆就会更深刻。用认知科学家的话说,这种行为就是在先前获得的知识基础之上加深理解,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认知水平。
概括就是把想法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行为。学习活动促使我们问自己:哪些才是重要的?我们如何用别的方法表述这个想法?这类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概括最为核心的想法,实际上就是在应用这个想法,把这个想法用于对我们有实际意义的场景,这种自问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融会贯通的方式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积极思维活动。比如,你在一本杂志里看到一篇文章后,想把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讲给一个朋友听,这就是把学习的知识加以应用的具体实例,这样的做法也能帮助你从文章中收获更多。
有助于知识拓展的方法——自问和辩论
“为什么”的问题会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它推动我们想清楚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鼓励我们更详细地理解一个具体的题目。尤其在阅读的时候,“为什么”的问题能帮助我们从文字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所以阅读过程中应当多问自己这类问题。“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主张?”、“我为什么要相信作者?”、“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从许多角度上看,辩论就是一种运用所学拓展技能的方式,是某一个领域内知识的自由发挥。当调动所有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提升自己在这个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这会促使人们主动发现这个领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人们反复思考这些知识和联系,提高了人们的专业水平。辩论也为我们运用专业技能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因为辩论会强迫我们进行因果论证,促使我们进行逻辑思考。这种思考正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正如认知科学家劳伦・雷斯尼克所指出的,“为了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人们需要从事与之相关的解释工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推理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
为什么学习内容具体化有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
我们的大脑理解抽象内容很吃力,我们喜欢有形的事物,当事物是直接而且是有形的时候就显得容易理解。 思维上的这种特点出事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期望有一个具体生动的形象,这同样也改变了我们所见、所听和所相信的任何事物。 随便想一个寓言故事,如果讲述过程中包含了具体细节,那么故事情节就更容易记住。
例如下面的两个句子:
那只熊本来就很大,加上厚实的脚掌显得更大;
那只熊有酷跑汽车那么大,脚掌就像一只棒球手套那么大。
两句话描述的是同一只熊,句子长短也差不多,但是第二句话却给出了更具体的特征,给人一种更明确的印象。因为我们的大脑理解事物的这种特点,酷跑汽车那么大的熊,长着棒球手套那么大的脚掌,听起来可比一只“大”熊要可怕得多。大脑的这个特点在学习方面也很重要。因为把事物具体化是我们应用知识的有效方式。通过构造出一些可闻、可触、可见的事物,我们就能让这个事物更容易理解。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是,我们的大脑明显是一个视觉器官,视觉回路也是大脑中最强大的回路。
具体化不仅仅是可视化,我们还应当记住,学习活动涉及全身心。我们的情绪、感受甚至触摸感知都会对我们的知识起到支撑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学习活动就是一种运动。人们如果能身体力行地参与ー个话题或者一项技能,那么人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可以想象,一个人拥有高度灵活的手指比他的高智商更能预示着良好的数学技能。我们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好好利用这个特点,比如,把某些概念表演出来就会带来有益的影响。里奇·迈耶说,如果人们读一段文字并把文字表演出来,那么会比单纯读文字的人收获更多。同样,如果人们采用模仿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那么就能更有效地提升专业水平,因为这种方式让人们对这一专业技能有更具体的理解。
参与实践应用更有助于掌握知识
有一个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个项目:把一个以模拟为核心的在线学习方法以及其他需要积极参与的在线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在线学习方法相比较,他们发现,深入参与式的学习方式,效果要比传统方法高出6倍。这个研究小组的报告题目是“学习不是旁观”,它基本上印证了一个观点:为了充分掌握一项技能,我们需要深入参与这个技能的实际运用。
我们通常太担心自己会失败,以至不愿付诸实践。然而,一旦对知识和技能或者一些初步的理解,中间进行过一些练习,我们就需要用明确的、专门的方法加以磨练。
教授知识有助于加深理解知识
教别人知识反而是自己深入理解一个课题的方法,甚至还有一堆深入研究这个理念的研究结果。不管我们是教授上千人的班级,还是仅仅向几个新生讲解内容,我们都能够通过讲授而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研究人员称之为“保护效应”,这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的知识应用过程:通过讲授一个题目,实际上是在讲述我们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我们是在用自己的语言,详细说明我们认为的这个题目的重要内涵,因此加深了对这个题目的理解。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教别人需要一些元认知。为了解释清楚一个内容,我们需要想象一下指导对象的理解过程。换句话说,当教别人的时候,我们要问自己一系列问题:解释这个概念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他们会怎么理解这个观念?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这些问题会强化教导者自身的学习,因为教导者自己必须对这个事情有充分的理解。想做到教别人,自己就需要对讲授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另外,为了利用这种学习方法,我们也不一定非要真的去指导别人。
把讲授知识看成一种学习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讲授活动是种社会行为,讲授是一种有感情因素的事情。当我们进行讲授的时候,会考虑到所讲内容的价值和意义,也会考虑到投入热情和愉快的经历。毕竟,谁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懒洋洋地歪在椅子上,我们肯定会想方设法让讲授过程更有魅力,让讲授的内容和技巧与听众密切相关。
学习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目的
在任何一个领域,如果你对这项技能没有期望,那就真的不太可能掌握它;如果你认定了学习就是收集信息或者掌握一套僵化的程序,你自然不觉得有必要以更深刻的方式磨炼你的技能。
我们学习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就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是为了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也是为了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无论是专家还是新手,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埃尔比说:“学习是推理和解释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最后一个正确的答案。”不仅如此,这种不确定性的思想也反映了我们所在世界的真实情况,即现在的“知识经济”已经演变成了“思想经济”。换句话说,为了实现成功,我们需要更精细化的知识形式,即使是看起来僵化不变的学术领域,也不那么一成不变了。
社会多样性带来多样的思维模式
多样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我们并不喜欢多样性。在社交上与不同于我们的人打交道,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对许多人来说,与和我们观点、背景差异较大的人打交道会引起社会性焦虑情绪。正如一篇学术论文中的一个简单的结论:“多样性造成更多的冲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愿意跟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因为与看待事物相似的人在一起,会感觉舒服。
实用的学习方法
多问问为什么,这有助于将所学知识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确保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保持对事物及其复杂度的敏感性。尝试把已精通的技能传授给他人,这样你就可以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更清醒的认识。另外,在不同观点面前要敢于争论,这样可以通过自己的推理过程而收获良多。
精通一门专业的途径是什么
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发现知识背后的规律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化思维是必不可少的,而构成系统化思维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推论假设、实验验证、类比推理等。理解一个课题的深层内在联系,通常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然而这也是我们最终的学习目的,这是我们精通一门专业的途径。
如何从表面看深层联系
一个上岁数的国王打算把王国分给他的女儿们。王国里每一个小国可以分配给任何一个女儿(当然也有可能多个小国分配给同一个女儿)国王总共有5个小国、7个女儿,那么一共有几种分法?
人们通常会被问题的表面细节分散注意力,称之为认知的最大障碍。 那么,人们如何才能看到一个专业领域里具体问题的深层特征呢?让我们回到之前的关系体系。把我们所学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是非常有价值的,当人们看到多个表面细节不同的实例之后,就更可能理解隐藏在细节背后的关系体系。
在其他学习领域,无论是记忆类测试还是解题技巧,也符合这样的规律:通过混合练习,把不同的例子交又结合,就容易对隐藏在背后的关系产生更充分的理解。“如果对这套体系更敏感,实际结果要高出40%。这项研究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价值,人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应当变换练习方法,避免重复。心理学家纳特·科内尔说:“最糟糕的方法就是连续不停地练习同一个内容。要像预防瘟疫一样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最好是集中时间进行练习,但是不要重复任何内容。”
但人们通常不怎么变换他们的练习内容或实例。为了发现深层的联系,我们需要很多的实例。在戈德斯通的研究实验中,人们通常要尝试六七个例题后,才能掌握这个问题的深层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把这些不同的实例进行直接对比。这种对比需要非常直接和明显。另外一个要点是,对关系的认识容易模糊。通常发现问题背后的关系体系、看到深层结构并不容易。心理学家布赖恩・罗斯建议,人们应当把他们发现的这些深层结构确切地提出来。罗斯研究发现,如果把概念,也就是一个问题的深层结构写在题目的旁边,人们解题就会容易得多。
假设的思维方式强化理解深度
我们自己也可以练习这样的假设问题。如果你正在试图解决一个难题,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会怎样”的问题,比如,如果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会怎样?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手会怎样?如果我们有更多的资源会怎样?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是具有启发性的,会让我们对问题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组合产生系统化的认识。
培养系统化思维的一种方式就是建立科学流程。估计大多数人都记得这个基本方法,即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理解世界的办法。步骤如下:
- 第一,査看事实性的证据。
- 第二,建立一套理论。
- 第三,检验这套理论。
- 第四,形成结论。
非常有趣的是,这套科学流程与“如果…会怎样”的问题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建立在具体数据上的推理过程,这两种方式都要求人们按照相互关联的方式进行思考,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解不仅如此,“建立理论–>检验理论–>重复”的科学方法几乎可以应用到任何学科,它们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从摄影到莎土比亚戏剧的任何内容。这种方法,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学习的方式。人们提出不同的假设,建立理论,然后通过推理得到最终的结论。
可视化展示方式让理解更深刻透彻
另一种学习专业领域生成体系的方法——可视化,人们对视觉形式展示的专业领域的体系领会得更透彻。通过采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专业技能的内在关系,人们可以获得深人的理解。图形化组织手段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展示知识内容的内在关系,帮助人们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
类比是理清深层关系的驱动力
之前集中讨论的事物内在关系的问题理解了生产体系对于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意义,但是却忽略了知识与技能究竟是如何联动起来的。 类比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互关系或者掌握系统化思维的核心地位。
类比作为辅助理解的一种手段,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有个前提是类比对象必须是他们已经熟悉掌握的。当人们借助类比来理解某些事物的时候,需要把事物或想法之间的相似性确切的描述出来。
相互联系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没有涉及。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前面提到的相互联系的学习方法,把我们面对的实际问题与所学知识关联起来,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技巧。这个方面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重要的,我们经常需要学习新的技能,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其次,如果掌握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那么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强。理解知识的深层结构体系,可以让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下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知识。实际上,解决问题可归结为类比推理的过程。
波利亚系统化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波利亚系统化方法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 第一阶段: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核心概念和性质。波利亚说:“你一定要真正理解你的问题——未知的问题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数据?”
- 第二阶段:规划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规划出如何解决问题。波利亚说:“发现已有数据与未知问题的关联。“
- 第三阶段:计划实施阶段。这是一个执行和验证的过程。波利亚说:“看看你能否证明你的想法。”
- 第四阶段:回顾阶段,或者称为“从解决方案中学习”的阶段。通过观察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们可以夯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问自己问题的人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方面还有其他重要方法,研究指出,经常问自己问题的人比不问自己问题的人,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又比如,可以问问自己:这些证据充分吗?反面的意见是什么?并且,我们需要对推理过程和合理性进行思考,比如问问自己:我们的思考是否逻辑严密?我们会不会受到某些偏见的影响?
高手解决问题的方法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丹·施瓦茨指出,在解决问题失败的时候人们需要马上尝试其他办法。解决问题的高手懂得方法行不通的时候尝试不同的策略。施瓦茨说:“我们必须自己给自己反馈意见才行。”
人们需要设定目标、制订计划,需要掌握背景知识,并把计划付诸行动。人们还需要对不同方案进行压力测试,寻找问题的内在关系,进行事物的类比,采用概念图这类辅助工具,最终勾画出问题的典型形态以及背后的完整体系。
掌握专业技能方法——回顾与反思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回顾与反思,这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温故而知新,才是推动知识更新迭代的终极法则。
过度自信是如何阻碍有效学习的
实际上,我们多数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我们自认为比实际上懂得多,几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比一般人漂亮、比一般人技艺高超。在工作中,我们总觉得自己比旁人工作效率高;在聚会时,我们觉得自己比屋子里的一般人更有魅力,这种过度自信每个人身上都会有。我们会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未知的东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过度自信最终会阻碍有效学习。当人们处于过度自信的状态,就停止了学习的过程,不会再进行练习,也不会继续追问。在需要更加刻苦钻研的学习方式上,过度自信尤其有害。一旦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就会马上放弃继续寻找知识内在关系的努力,更不会考虑知识和技能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过度自信可不单单是影响监控学习进度或者元认知方面的问题,而是停止了努力思考、停止了反省,不再努力把学习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可以解决过度自信的问题。
大脑的两种思考方式
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一个是我们直觉的大脑,自动做出迅速反应;另一个是我们深入思考的大脑,缓慢而笨拙。多数时候,我们依赖于直觉大脑,而这种方式通常运转良好,因为它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和努力,而我们通常不愿意投入任何的脑力活动。所以,这也意味着我们会错过很多细节。我们可能读了一段文字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我们看到有人讲解一些技巧,但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学习这些技巧。
人们的注意力通常不够集中,我们需要经常回顾所学的内容,因为我们通常更像机器人,更机械而不是更深思熟虑。这不是说我们经常会判断错误,而是说我们有时根本就不做判断。
认知偏好——直觉对学习的影响
我们看起来只是比较懒,从认知角度看,也确实如此,我们不愿意主动花精力关注什么事。想要聚精会神是要花精力的,虽然我们有意识地关注了,但直觉仍然在发挥作用;虽然我们有意识地深思熟虑,但直觉仍然会在每一个具体行为中发挥作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一下事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直觉思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这种认知偏好,专家和普通人一样会受到认知偏好的影响。
学习场景的变动会更容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学习场景的变动也会对学习活动造成影响。当调整一下学习的媒介,我们会更容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把邮件发送出去以前,应当大声地朗读出来,这样可以让你更轻易地发现错误。这种认识也能说明,为什么把文字记录打印出来在纸面上审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打字错误。当我们把文字打印出来,而不是在电脑屏幕上看的时候,就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视角,这会让错误更容易发现。
跟踪学习情况,提高专业水平
说到学习活动的反思,我们需要来自外部的检査,毕竟人们都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像骗子一样,我们有时会相信自己的谎言,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我们都自以为比实际懂得多。因此我们需要来自外部的检查,即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和专门的反馈意见。
克服知识遗忘的方法——间隔时间学习法
我们都会遗忘,有时候可能是几天,有时候也就几分钟。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遗忘始终伴随左右。大脑对记忆的作用就像筛子一样很多的记忆过一会儿就会遗忘。更糟的是,即使是那些已经记住的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遗忘。在学校里,遗忘是随时发生的事情,在你非常专注地花费大段时间学习以后,遗忘也随即开始。一项研究表明,医学院学生通常会在几个月时间内忘记他们所学内容的50%。因此,如果一个勤勤恳恳的医生在医学院第一年解剖课考试都得A,不到一年之后,再参加同样测试结果可能不及格。
我们当然希望对所见所感过目不忘,然而我们会痛苦地意识到,一生中的关键时刻: 一次盛大的毕业典礼、一个亲密的朋友、我们的初吻一一都将逐渐淡忘。认知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发现,我们的记忆似乎配备着一个计时器。当计时器响起,而我们没有再次回顾这段记忆,那么它就会被遗忘。研究人员把这一现象称为“遗忘曲线”。
帮助深入思考的一些积极方法
深入思考是我们学习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为了理解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和技能反复思考,这不仅需要重复细节内容,而且需要对学习过程有真正用心的思考。
再举一个和教育相关的例子——考试中修改答案,考试中你应该修改自己的答案,还是应该接受最初的直觉?问过几个人,他们都认为在考试中自己的首选答案往往是最优答案,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相信自己的直觉。就像守门员一样,他们不想让自己显得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但是很多确切的证据表明:检查和修改答案通常能够提升考试成绩,把做过的题目重新思考一遍,通常能提高我们的成绩。
真正的学习活动是人们需要专门花时间,聚精会神地想透彻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你学的知识越多,就越需要建立起知识的内在联系,而这样的工作都是需要你有意识地来进行。
慢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
在学习活动中,有一点是自相矛盾的:为了理解思考过程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思考过程暂时放一放;当我们暂时把问题放在一边,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入。比如,我们读一个程序的用户手册,对软件的很多理解是在合上手册的时候想到的;与同事讨论问题以后,最好的论据很可能是你当天晚上在家洗碗的时候想到的。回顾,不仅是给我们一个反思学习活动的机会,其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学习方式。睡眠就是一个有趣的实例。睡眠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理解我们所思所想的过程;打旽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实际上是在整理我们的知识。睡眠呈现出很多引人注目的成效。睡眠让人类更完美;多睡一会儿意味着更高的收人水平,多睡一个小时,会有助于提升工资水平睡眠对减肥还有帮助;在体育运动方面,对大学生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睡眠更充足的时候,运动员的爆发力会更好,手眼配合的协调性也会更好。
学习知识与技能需要平静的内心
认知活动需要内心的平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处于压力、愤怒或者孤独的情绪中,我们是很难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当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脑,我们就不能从事思维活动了。当然,在一些紧急场合之下也许能学习到一些简单内容,例如电话号码,但是要想达到深人理解的程度,我们必须有一个安静的大脑才行。
从实用角度说,人们从事学习活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自己的情绪状态,需要确保自己能够平静下来,集中精力。平静的感受和深度的学习步调完全一致。人的思维如果处于注意力不集中分散状态,是无法全心身投入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学习需要多反思和梳理
大脑是一个平台,需要我们不断地在上面有条不紊的构造出新的认知,也就是说人们想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就要在头脑中不断反思和梳理。当大多数人们花在回顾与反思知识和技能上的时间远远不够。
学习需要主动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发现内在的关系,计算机仿真可以帮助我们练习和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有些软件通过间隔时间方式进行的复习,可以减缓我们的遗忘速度。像每一项技术一样,辅助学习的应用程序也有缺点,互联网的设备容易打断人的思路 ,不易于培养持续的注意力。
在有关技术的各种争论之中,有一件事始终不变:学习方法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无论借助哪种设备,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仍然依赖于人们对意义的不懈追求,也就是以意义为核心目的的探索过程。
关于技术的争论需要强调的最后一点是:主动学习。我们要主动地理解事物,要保持不断提高的上进心,不断地回顾、反思知识与技能。所有成功人士身上,都具备主动学习的动力。
读后感
为什么要看《有效学习》这本书?
在这个知识量爆炸时代,技术日新月异,想从书中了解下有没有一种学习方法能快一点或更轻松点的掌握知识和技能,记得这本书有个章节明确说了,学习没有捷径,学习过程必须刻苦努力,甚至伴随挣扎或痛苦,决定学习一门新专业技能前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本书具体讲了什么内容?
这本书讲的是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介绍,只知道整本书主要围绕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这六部分展开讲述,具体各部分讲述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几个比较关注的几个细节。就像看完了一部电影,有时不大清楚电影主要讲了什么,但电影里精彩情节还是记得的。
看完这本书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或内容?
比较深刻的点有大脑的相关运作原理和自问这两点。
(1) 大脑的相关运作原理
要想知道怎样学习更加有效,就必须先了解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大脑是人类已知世界中结构最复杂结构之一,目前人类对大脑如何运作方面了解还不多,也许有一天人类完全解开大脑秘密之后,人类就不用学习了,像U盘这样直接复制进入大脑就可以获得专业技能,黄渤演的电影《记忆大师》就有提取、移植、存储、删除大脑记忆这样情节。
- 关于大脑记忆
短时记忆:人的大脑中有一个极其有限记忆空间模板,用来存储人们需要短时记忆的信息,因为这一记忆空间太小才使得的大脑只能同时处理三四个事项,这也解释了从事学习活动的时候不能多任务并行。
长期记忆:相对于短时记忆,大脑存储长期记忆的空间非常大,可以在这个空间内保存老朋友的模样、各种专业知知识等。
人们学习的知识是先通过短时记忆,然后储存到长期记忆里。短时记忆如何转为长期记忆的呢?短时记忆就像一个狭窄的通道,任何大东西都进不来,海量的信息都被挡在了外面,这也解释了一次学习活动中想学得太多,最终啥也没学到的原因,一次性学习太多容易造成信息超载(通不过短时记忆狭窄通道到长期记忆区域存储),正确的做法是把学习内容拆分大脑能够消化吸收的片段,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分散的信息片段上面去学习。
- 关于遗忘
在学习知识那一刻起,遗忘就开始发生。生活中很多事情、甚至一生中的关键时刻(例如一次盛大毕业典礼)都将逐渐淡忘,我们的每一个记忆像配备着一个计时器,当计时器响起,而我们没有再次回顾这段记忆,那么它就会被遗忘,研究人员把这一现象称为“遗忘曲线”。为了不遗忘,需要时常温故而知新。
- 关于情绪体验
大脑神经系统错综复杂,人们经常会反复使用大脑的同一部分完成不同的任务,情绪上的痛苦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反应与身体上的痛苦引发的神经系统的反应部位也是相同的,例如,割伤手指的痛苦和孤独带来的痛苦经历没什么不同;解决难题和朋友间的良好沟通激发的幸福感(多巴胺)基本一样。
- 关于认知偏好
大脑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一个是我们直觉的大脑,自动做出迅速反应;另一个是我们深入思考的大脑,缓慢而笨拙。多数时候,我们依赖于直觉大脑,而这种方式通常运转良好,因为它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和努力,而我们通常不愿意投入任何的脑力活动。所以我们可能读了一段文字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我们看到有人讲解一些技巧,但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学习到这些技巧。尽管有时候我们有意识地深思熟虑,但直觉仍然会在每一个具体行为中发挥作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一下事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直觉思维,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这种直觉思维认知偏好。
(2) 学习过程多问自己问题。
印象中以前学习过程中很少问自己问题,所以写这篇读后感以自问方式来写。学习过程多问自己的好处:第一,使已学的知识关联起来,让已关联的知识记忆更长久,当需要应用该知识的时候能更快速准确的从大脑中调取。第二,避免过度自信的问题,因为过度自信会严重阻碍学习。通常我们会自认为比实际上懂得多,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比一般人漂亮、比一般人技艺高超等,我们会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未知的东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